上光工藝及影響質(zhì)量因素分析
2010-09-15 09:50 來源:多普印刷 責編:張健
- 摘要:
- 上光工藝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層無包透明的涂料,、經(jīng)流平,、干燥、壓光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勻的透明光亮層的技術(shù)和方法,。 上光工藝過程及分類 印刷品的上光工藝過程一般包括上光涂料的涂布和壓光兩項操作。上光涂料的涂布,,即采用一定的方式,,在印刷品的表面均勻地涂布上一層上光涂料的過程。
如為改善主劑樹脂的成膜性、增加膜層內(nèi)聚強度而加入的固化劑,;為提高上光涂料的流平性,、降低其表面張力而加入的表面活化劑;為便于上光涂料的合成和涂布操作而加入的消泡劑,;為提高膜層彈性,,增強耐水,、耐折性能而加入的增塑劑等。
溶劑的作用是分散,、溶解,、稀釋主劑和助劑。常用的溶劑有芳香類,、酯類,、醇類等。而上光涂料的毒性,、氣味,、干燥、流平性等理化性能同溶劑的選用直接有關(guān),。芳香類溶劑蒸發(fā)熱量比較低,、揮發(fā)速度快、溶解性能高,,但該類溶劑毒性較大,;酯類溶劑溶解性能好、揮發(fā)速度快,、成本低,,但氣味比較大;醇類溶劑在溶解性能,、揮發(fā)速度上都不及以上兩類,,但是無毒、無味,,沒有污染,。如能用水作為上光涂料的溶劑,則成本最低,,來源最廣,,對人體無危害,且不污染環(huán)境,。故近年來開發(fā)水性上光涂料正在引起國內(nèi)外的高度重視,。
影響上光質(zhì)量的工藝因素
1.影響上光涂布質(zhì)量的工藝因素。上光涂布過程的實質(zhì),,是上光涂料在印刷品表面流平并干燥的過程,。主要影響因素有印刷品的上光適性、上光涂料的種類和性能,、涂布加工工藝條件等,。
(1)印刷品的上光適性是指印刷品承印的紙張及印刷圖文性能對上光涂布的影響,。在上光涂布中,,上光涂料容易在高平滑度的紙張表面流平,。在干燥過程中,隨著上光涂料的固化,,能夠形成平滑度較高的膜面,。故紙張表面平滑度越高,上光涂布的效果越好,,反之亦然,。紙張表面的吸收件過強、紙纖維對上光涂料的吸收率高,,溶劑滲透快,,導致涂料粘度值變大,涂料層在印刷品表面流動的剪切應力增加,,影響了上光涂料的流平而難以形成較平滑的膜層,;相反,吸收過弱,,使上光涂料在流平中的滲透,、凝固和結(jié)膜作用明顯降低,同樣不能在印刷品表面形成高質(zhì)量的膜層,。
印刷品油墨的質(zhì)量也直接影響上光涂料的涂布質(zhì)量和流平性,。油墨的顆粒細,其分散度高,,圖文墨層就容易被上光涂料所潤濕,,在涂布壓力作用下,流平性好,,形成的膜層平滑度高。反之,,油墨顆粒粗,,印刷墨層鋪展差,涂布中不易形成高質(zhì)量的膜層,。
�,。�2)上光涂料的種類不同,其性能也不同,,即使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涂布、壓光后得到的膜層狀況也不相同,。如上光涂料的粘度對涂料的流平性,、潤濕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同一吸收強度的紙張對上光涂料的吸收率與涂料粘度值成反比,,即涂料粘度值越小,,吸收率越大,,會使流平過早結(jié)束,引起印刷品表面某些局部大涂料而影響到膜層干燥和壓光后的平滑度和光亮度,。
不同表面張力值的上光涂料對同一印刷品的潤濕,、附著及浸透作用不同,其涂布和壓光后成膜效果差異很大,。表面張力值較小的上光涂料,,能夠潤濕、附著,、浸透各類印刷品的實地表面和圖文墨層,,“流平成光渭而均勻的膜面;表面張力值大的上光涂料,,對印刷品表面墨層的潤濕受到限制,,甚至上光后的涂層會產(chǎn)生一定的收縮而影響成膜質(zhì)量。溶劑的揮發(fā)性也有影響,。揮發(fā)速度太快,,會使涂料層來不及流平成均勻的膜面;反之又會引起上光涂料干燥不足,,硬化結(jié)膜受阻,,抗粘污性不良。
�,。�3)涂布工藝條件的選定對涂布質(zhì)量也有很大影響,。涂布置太少,涂料不能均勻鋪展整個待涂表面,,干燥,、壓光后的平滑度差;涂布量太厚會影響干燥,,增加成本,。為干燥較厚膜層,要相對提高涂布和壓光時的溫度.干燥時間要加長,,這會導致印刷品含水量減少,,紙纖維變脆,印刷品表面易折裂,。
-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quán)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