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10日-12日,,上海攬境展覽主辦的2019年藍鯨國際標(biāo)簽展,、包裝展...[詳情]
2019年藍鯨標(biāo)簽展_藍鯨軟包裝展_藍鯨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 膠印油墨
- 膠印材料
- 絲印材料
用成都楮紙印制交子
2010-03-01 00:00 來源:四川新聞網(wǎng)-成都日報 責(zé)編:Quincy
【CPP114】訊:游上
唐宋時期,成都楮紙一下成了市場的新寵,,用途廣泛,,費著《箋紙譜》說:“凡公私簿書、契劵,、圖籍,、文牒”,皆用楮紙書寫,。尤其是在宋代,,高質(zhì)量的成都楮紙,還被朝廷指定為印制紙幣的專用紙,。凡用于印制紙幣的楮紙,,均由官方監(jiān)制,抄紙工人也全都納入政府編制,。
成都楮紙成新寵
蘇東坡《鷓鴣天·陳公密出侍兒素娘》詞曰:“嬌后眼,,舞時腰,,劉郎幾度欲魂消,。”所謂劉郎,源自南朝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傳奇,。說是劉晨,、阮肇二人在山中遇見兩個陌生的美女,并受邀至美女家中,,“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脆,,令人忘憂,。”大約住了半年,劉,、阮二人才告別美女,,下山回家,此時“親舊零落,,邑屋改變,,無復(fù)相識”,子孫已歷七世,。
劉,、阮二人遇仙女的奇緣,《幽明錄》是這樣開頭:“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榖皮。”這里有一個疑問,,劉阮二人“取榖皮”來做什么,?有學(xué)者考證,這是為了造紙,。榖,,木名,即楮樹,,成都人稱為構(gòu)樹,。《說文》曰:“榖者,,楮也,。”根據(jù)劉郎傳奇來推斷公元一世紀(jì)就以楮造紙,目前還有爭議,。不過,,在《幽明錄》作者所處的南朝,用楮造紙應(yīng)是事實,。陶宏景《名醫(yī)別錄》說:“楮,,即今構(gòu)樹也,南人呼榖紙為楮紙,。”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曰:楮,,“其皮可以為紙者也,。”書中還詳細記述了種植楮樹的方法,。估計是楮紙工藝還處在探索階段的緣故,南北朝時期的楮紙沒有什么特色可言,。
到了唐代,,成都發(fā)達的造紙業(yè)和紙工的智慧,,改變了楮紙無人問津的命運,成都楮紙一下成了市場新寵,,用途廣泛,,費著《箋紙譜》說:“凡公私簿書、契劵,、圖籍,、文牒,皆取給于是(皆用此紙),。”
楮紙名品有四色
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記載的造楮紙法是:“凡楮樹取皮,,于春末夏初剝?nèi)?hellip;…楮皮六十斤,仍入嫩竹麻(竹纖維,,“麻”為形容詞)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漿涂,,入釜煮糜”,,然后漂洗、舂搗成紙漿,。與宋應(yīng)星的說法稍有不同,,成都人沒有添加竹料,而是盡用楮皮,�,!豆{紙譜》記載:“廣都(成都)紙有四色,一曰假山南,、二曰假榮,、三曰冉村、四曰竹絲,,皆以楮皮為之,。”《箋紙譜》還詳細記述了四大品牌楮紙名的由來:廣幅而不用白粉者,叫做假山南,;狹幅而用白粉以漿涂紙面,,再砑光(用石磨紙面),使紙質(zhì)白凈者,,叫做假榮,;造于冉村,用村邊溪流的清水洗滌紙漿,,紙質(zhì)潔白者,,叫做冉村;造于龍溪鄉(xiāng),輕細柔韌者,,叫做竹絲,。“而竹絲之輕細……視(比)上三色價稍貴。”
宋代,,成都楮紙銷量和影響力甚至超過麻紙,。究其原因:一是楮紙工藝日臻完美,二是成本低于造麻紙,。麻既用于造紙,,也是織布原料,宋代朝廷在四川采取先支付布錢給百姓的所謂“和買”方式,,盡量多收購麻布,,鼓勵百姓多織麻布,,以供士兵的春衣,。于是用麻作紙料的數(shù)量大幅減少,麻的價格也隨之上漲,。相反,,造楮紙,,在將楮樹皮剝下用于造紙外,其余的則當(dāng)做柴火,,足夠煮樹皮之用,,可謂兩全其美。
凈眾寺旁造紙幣
成都楮紙在歷史上有驕人地位,,還在于它被兩宋政府定為紙幣專用紙,。自北宋初期,由成都16戶富商集資36萬緡做保證金,,在世界上首次發(fā)行紙幣交子,,到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朝廷特設(shè)成都交子務(wù),,改由官府發(fā)行,,面值由臨時填寫改為定額,至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為止,,共發(fā)行42屆官營交子,。自43屆起,將交子名改為錢引,,寶祐三年(1254)又改稱會子,。無論是交子,還是錢引,,或是會子,,宋代發(fā)行的這些紙幣用紙,,均采用成都特制楮紙,所以宋人常將紙幣稱作“楮幣”,,或“楮券”,也簡稱“楮”,。如宋人方回《憶我》詩:“朝廷易楮幣,,百姓駢嘆吁。”宋人華岳《述懷》詩亦云:“楮券不堪供虜幣,,沙籌那解足軍糧,。”
費著撰寫的《楮幣譜》記述了宋朝“大觀元年五月,改交子務(wù)為錢引務(wù)”之后,,在成都印制紙幣之事,。其“所用之紙,初自置場,,以交子務(wù)官兼領(lǐng),,后慮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興元年(1163),,使特置官一員蒞之,移寓城西凈眾寺,。紹熙五年(1194),,始創(chuàng)抄紙場于寺之旁,遣官治其中,。抄匠六十一人,,雜役三十人。”可見,,印制紙幣的楮紙,,由朝廷派來的京官監(jiān)制,抄紙工人也全都納入政府編制,,算是央企員工,。僅位于成都西郊凈眾寺特制楮紙工場的員工,就近百人之眾,。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
相關(guān)新聞:
成都麻紙:唐代朝廷專用紙
成都繭紙:隱藏在銀鐲中的經(jīng)咒
成都:車用CNG氣瓶無電子標(biāo)簽別想加氣
唐宋時期,成都楮紙一下成了市場的新寵,,用途廣泛,,費著《箋紙譜》說:“凡公私簿書、契劵,、圖籍,、文牒”,皆用楮紙書寫,。尤其是在宋代,,高質(zhì)量的成都楮紙,還被朝廷指定為印制紙幣的專用紙,。凡用于印制紙幣的楮紙,,均由官方監(jiān)制,抄紙工人也全都納入政府編制,。
成都楮紙成新寵
蘇東坡《鷓鴣天·陳公密出侍兒素娘》詞曰:“嬌后眼,,舞時腰,,劉郎幾度欲魂消,。”所謂劉郎,源自南朝劉義慶《幽明錄》中的傳奇,。說是劉晨,、阮肇二人在山中遇見兩個陌生的美女,并受邀至美女家中,,“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脆,,令人忘憂,。”大約住了半年,劉,、阮二人才告別美女,,下山回家,此時“親舊零落,,邑屋改變,,無復(fù)相識”,子孫已歷七世,。
劉,、阮二人遇仙女的奇緣,《幽明錄》是這樣開頭:“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取榖皮。”這里有一個疑問,,劉阮二人“取榖皮”來做什么,?有學(xué)者考證,這是為了造紙,。榖,,木名,即楮樹,,成都人稱為構(gòu)樹,。《說文》曰:“榖者,,楮也,。”根據(jù)劉郎傳奇來推斷公元一世紀(jì)就以楮造紙,目前還有爭議,。不過,,在《幽明錄》作者所處的南朝,用楮造紙應(yīng)是事實,。陶宏景《名醫(yī)別錄》說:“楮,,即今構(gòu)樹也,南人呼榖紙為楮紙,。”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曰:楮,,“其皮可以為紙者也,。”書中還詳細記述了種植楮樹的方法,。估計是楮紙工藝還處在探索階段的緣故,南北朝時期的楮紙沒有什么特色可言,。
到了唐代,,成都發(fā)達的造紙業(yè)和紙工的智慧,,改變了楮紙無人問津的命運,成都楮紙一下成了市場新寵,,用途廣泛,,費著《箋紙譜》說:“凡公私簿書、契劵,、圖籍,、文牒,皆取給于是(皆用此紙),。”
楮紙名品有四色
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記載的造楮紙法是:“凡楮樹取皮,,于春末夏初剝?nèi)?hellip;…楮皮六十斤,仍入嫩竹麻(竹纖維,,“麻”為形容詞)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漿涂,,入釜煮糜”,,然后漂洗、舂搗成紙漿,。與宋應(yīng)星的說法稍有不同,,成都人沒有添加竹料,而是盡用楮皮,�,!豆{紙譜》記載:“廣都(成都)紙有四色,一曰假山南,、二曰假榮,、三曰冉村、四曰竹絲,,皆以楮皮為之,。”《箋紙譜》還詳細記述了四大品牌楮紙名的由來:廣幅而不用白粉者,叫做假山南,;狹幅而用白粉以漿涂紙面,,再砑光(用石磨紙面),使紙質(zhì)白凈者,,叫做假榮,;造于冉村,用村邊溪流的清水洗滌紙漿,,紙質(zhì)潔白者,,叫做冉村;造于龍溪鄉(xiāng),輕細柔韌者,,叫做竹絲,。“而竹絲之輕細……視(比)上三色價稍貴。”
宋代,,成都楮紙銷量和影響力甚至超過麻紙,。究其原因:一是楮紙工藝日臻完美,二是成本低于造麻紙,。麻既用于造紙,,也是織布原料,宋代朝廷在四川采取先支付布錢給百姓的所謂“和買”方式,,盡量多收購麻布,,鼓勵百姓多織麻布,,以供士兵的春衣,。于是用麻作紙料的數(shù)量大幅減少,麻的價格也隨之上漲,。相反,,造楮紙,,在將楮樹皮剝下用于造紙外,其余的則當(dāng)做柴火,,足夠煮樹皮之用,,可謂兩全其美。
凈眾寺旁造紙幣
成都楮紙在歷史上有驕人地位,,還在于它被兩宋政府定為紙幣專用紙,。自北宋初期,由成都16戶富商集資36萬緡做保證金,,在世界上首次發(fā)行紙幣交子,,到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朝廷特設(shè)成都交子務(wù),,改由官府發(fā)行,,面值由臨時填寫改為定額,至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為止,,共發(fā)行42屆官營交子,。自43屆起,將交子名改為錢引,,寶祐三年(1254)又改稱會子,。無論是交子,還是錢引,,或是會子,,宋代發(fā)行的這些紙幣用紙,,均采用成都特制楮紙,所以宋人常將紙幣稱作“楮幣”,,或“楮券”,也簡稱“楮”,。如宋人方回《憶我》詩:“朝廷易楮幣,,百姓駢嘆吁。”宋人華岳《述懷》詩亦云:“楮券不堪供虜幣,,沙籌那解足軍糧,。”
費著撰寫的《楮幣譜》記述了宋朝“大觀元年五月,改交子務(wù)為錢引務(wù)”之后,,在成都印制紙幣之事,。其“所用之紙,初自置場,,以交子務(wù)官兼領(lǐng),,后慮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興元年(1163),,使特置官一員蒞之,移寓城西凈眾寺,。紹熙五年(1194),,始創(chuàng)抄紙場于寺之旁,遣官治其中,。抄匠六十一人,,雜役三十人。”可見,,印制紙幣的楮紙,,由朝廷派來的京官監(jiān)制,抄紙工人也全都納入政府編制,,算是央企員工,。僅位于成都西郊凈眾寺特制楮紙工場的員工,就近百人之眾,。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
相關(guān)新聞:
成都麻紙:唐代朝廷專用紙
成都繭紙:隱藏在銀鐲中的經(jīng)咒
成都:車用CNG氣瓶無電子標(biāo)簽別想加氣
-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quán)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wù)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