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報刊亭調查:報刊銷量萎縮 飲料話費搶風頭
2013-03-18 09:10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3月11日,,鄭州市民宋一鳴沿著城東路從金水路一直走到商城路,卻買不到一份以前她每期必看的《南方周末》,。
【CPP114】訊:河南鄭州:“退路進店”遭尷尬“非法”報攤又復生
3月11日,,鄭州市民宋一鳴沿著城東路從金水路一直走到商城路,,卻買不到一份以前她每期必看的《南方周末》。
2012年4月,,河南鄭州依據相關規(guī)定,,拆除了全市報亭,還路于民,。據媒體報道,,當時一共拆除了421個報刊亭,主要是違規(guī)占道多年的私人報亭,,其中被連帶波及的還有72個郵政報刊亭,。拆除報刊亭之后,鄭州為報刊零售提出了解決方案——“退路進店”,。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鄭州進店售報點已有將近600個。
在鄭州,,上下班路上順手買份報紙,,是很多人的習慣。現在實行“退路進店”,,買報紙還那么方便嗎?幾經周折,,記者在城東路與東里路交叉口找到一家報刊“退路進店”點,這個點設在一家超市里邊,。還不到中午12點,,這里就僅剩3份《大河報》了。記者問超市收銀員:“有《參考消息》賣嗎?”對方很干脆:“沒有,。店里只賣《大河報》,、《文摘報》、《健康報》這三種報紙,。”“那我要去哪才能買到《參考消息》?”“不知道,,上網看吧,現在的報紙不好買,。”
對于報紙進超市買起來是否便利,,門口一位老人給了記者答案:“商場超市一般都是上午9點才開門,,到這個時間再買報紙看就顯得晚了。況且在商場的購物高峰期,,一些顧客會為買一份報紙排隊等幾十分鐘感到憤怒,。有的干脆等兩分鐘就沒耐心,報紙不要就走了,。”
鄭州市零售報刊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和幾個同事負責與政府談好的店家對接,讓更多的報刊盡早“進店”,。但她發(fā)現,,很多店主基本上不想接這活兒。她說:“賣一大堆報紙還不如賣條煙賺錢快!賣報利潤低是最常見的理由,。即使店家愿意接,,種類數量也不算多,有很多店一天才代銷3份《大河報》,。另外,,由于報刊配送點增多,配送半徑,、里程增加,,我們公司配送成本增加了一倍多。”
表現出擔心的還有品位書店的老板趙永,,他說:“在書報亭拆除后,,我們書店生意變好了,不過,,我卻高興不起來,。讀報讀刊是閱讀習慣的一部分,有這個基礎,,才有更多的人讀書,。如果大家不再習慣光顧報亭,總有一天也會不再習慣光顧書店,。到時候恐怕我也該失業(yè)了,。”
而在鄭州市冉屯路與五龍口路交叉口,,記者發(fā)現原先報亭的店主卻在原地又擺起了地攤,。報刊攤放在人行道上,叫賣聲不絕于耳,。這種報攤“死后重生”的現象在鄭州的大街小巷并不是個例,,重生的每個報攤前都有許多市民在選購、翻閱報刊雜志,,場面很是熱鬧,。
天津:缺少穩(wěn)定的經營環(huán)境
“讀者少,,特別到了冬天,要不是偶爾有過路的人來打電話,,就少有人專門來報刊亭了,。”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天津市一家醫(yī)院附近的報刊亭,,報刊亭經營者張阿姨說,,她幾年前下崗后就申請經營起報刊亭,可現在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收入由前幾年每月兩三千元,,跌至每月不到千元。
記者看到并不大的報刊亭里陳列著60多種雜志,,幾十種報紙,,還有公用電話、電話卡等,,但與這些不協(xié)調的是報刊亭的冷冷清清,,要不是時不時有人來買電話充值卡,張阿姨又要枯坐上一天,。
隨后,,記者來到地鐵營口道站附近的報刊亭,這家報刊亭的女主人堅守在這塊日漸蕭條的文化陣地13年之久了,。亭里的報刊品種挺多,,但問起經營狀況時,她連連搖頭說:“早上7點鐘開門,,晚上11點關門,,全年無休。除了《周末畫報》,、《故事會》,、《讀者》、《青年文摘》等銷路還可以,,其他雜志一個月都賣不出去一本,。雜志過期就成了庫底子。單靠報刊雜志難以為繼,,我們就賣面包餅干,、冷飲雪糕、香煙打火機,,還幫忙充話費,。”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報刊亭受城市道路建設,、改造等影響較大,,頻繁拆除和改址,,致使大量讀者流失。報刊亭是傳播文化知識的窗口,,卻因為城市建設的變遷一步步退到城市的背影里,。
“給報刊亭經營戶一個穩(wěn)定的經營環(huán)境。”這是所有報刊亭經營戶一致的呼聲和強烈愿望,,也是天津市民的期望,。市民李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每天上班買份報紙的習慣有些改變,,雖然有手機版的愛物網和“美麗說”之后,,買時尚雜志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但是那個守在家或公司樓下的報刊亭,,仍然是“走過路過不會錯過”的地方,。
3月11日,,鄭州市民宋一鳴沿著城東路從金水路一直走到商城路,,卻買不到一份以前她每期必看的《南方周末》。
2012年4月,,河南鄭州依據相關規(guī)定,,拆除了全市報亭,還路于民,。據媒體報道,,當時一共拆除了421個報刊亭,主要是違規(guī)占道多年的私人報亭,,其中被連帶波及的還有72個郵政報刊亭,。拆除報刊亭之后,鄭州為報刊零售提出了解決方案——“退路進店”,。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鄭州進店售報點已有將近600個。
在鄭州,,上下班路上順手買份報紙,,是很多人的習慣。現在實行“退路進店”,,買報紙還那么方便嗎?幾經周折,,記者在城東路與東里路交叉口找到一家報刊“退路進店”點,這個點設在一家超市里邊,。還不到中午12點,,這里就僅剩3份《大河報》了。記者問超市收銀員:“有《參考消息》賣嗎?”對方很干脆:“沒有,。店里只賣《大河報》,、《文摘報》、《健康報》這三種報紙,。”“那我要去哪才能買到《參考消息》?”“不知道,,上網看吧,現在的報紙不好買,。”
對于報紙進超市買起來是否便利,,門口一位老人給了記者答案:“商場超市一般都是上午9點才開門,,到這個時間再買報紙看就顯得晚了。況且在商場的購物高峰期,,一些顧客會為買一份報紙排隊等幾十分鐘感到憤怒,。有的干脆等兩分鐘就沒耐心,報紙不要就走了,。”
鄭州市零售報刊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和幾個同事負責與政府談好的店家對接,讓更多的報刊盡早“進店”,。但她發(fā)現,,很多店主基本上不想接這活兒。她說:“賣一大堆報紙還不如賣條煙賺錢快!賣報利潤低是最常見的理由,。即使店家愿意接,,種類數量也不算多,有很多店一天才代銷3份《大河報》,。另外,,由于報刊配送點增多,配送半徑,、里程增加,,我們公司配送成本增加了一倍多。”
表現出擔心的還有品位書店的老板趙永,,他說:“在書報亭拆除后,,我們書店生意變好了,不過,,我卻高興不起來,。讀報讀刊是閱讀習慣的一部分,有這個基礎,,才有更多的人讀書,。如果大家不再習慣光顧報亭,總有一天也會不再習慣光顧書店,。到時候恐怕我也該失業(yè)了,。”
而在鄭州市冉屯路與五龍口路交叉口,,記者發(fā)現原先報亭的店主卻在原地又擺起了地攤,。報刊攤放在人行道上,叫賣聲不絕于耳,。這種報攤“死后重生”的現象在鄭州的大街小巷并不是個例,,重生的每個報攤前都有許多市民在選購、翻閱報刊雜志,,場面很是熱鬧,。
天津:缺少穩(wěn)定的經營環(huán)境
“讀者少,,特別到了冬天,要不是偶爾有過路的人來打電話,,就少有人專門來報刊亭了,。”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天津市一家醫(yī)院附近的報刊亭,,報刊亭經營者張阿姨說,,她幾年前下崗后就申請經營起報刊亭,可現在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收入由前幾年每月兩三千元,,跌至每月不到千元。
記者看到并不大的報刊亭里陳列著60多種雜志,,幾十種報紙,,還有公用電話、電話卡等,,但與這些不協(xié)調的是報刊亭的冷冷清清,,要不是時不時有人來買電話充值卡,張阿姨又要枯坐上一天,。
隨后,,記者來到地鐵營口道站附近的報刊亭,這家報刊亭的女主人堅守在這塊日漸蕭條的文化陣地13年之久了,。亭里的報刊品種挺多,,但問起經營狀況時,她連連搖頭說:“早上7點鐘開門,,晚上11點關門,,全年無休。除了《周末畫報》,、《故事會》,、《讀者》、《青年文摘》等銷路還可以,,其他雜志一個月都賣不出去一本,。雜志過期就成了庫底子。單靠報刊雜志難以為繼,,我們就賣面包餅干,、冷飲雪糕、香煙打火機,,還幫忙充話費,。”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報刊亭受城市道路建設,、改造等影響較大,,頻繁拆除和改址,,致使大量讀者流失。報刊亭是傳播文化知識的窗口,,卻因為城市建設的變遷一步步退到城市的背影里,。
“給報刊亭經營戶一個穩(wěn)定的經營環(huán)境。”這是所有報刊亭經營戶一致的呼聲和強烈愿望,,也是天津市民的期望,。市民李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每天上班買份報紙的習慣有些改變,,雖然有手機版的愛物網和“美麗說”之后,,買時尚雜志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但是那個守在家或公司樓下的報刊亭,,仍然是“走過路過不會錯過”的地方,。
- 相關新聞:
- ·黃酒包裝“不倫不類” 應回歸文化本源 2013.03.16
- ·金鄉(xiāng)縣廣播電視臺整體策劃包裝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 2013.03.15
- ·印刷文化:中國古代書籍主要的裝訂方式 2013.03.14
- ·聚合力,推進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 2013.03.14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