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10日-12日,,上海攬境展覽主辦的2019年藍鯨國際標簽展,、包裝展...[詳情]
2019年藍鯨標簽展_藍鯨軟包裝展_藍鯨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 膠印油墨
- 膠印材料
- 絲印材料
《龍藏》經(jīng)歷其誕生近300年來的第四次大規(guī)模刷印
2014-02-28 11:36 來源:北京日報 責編:周聰兒
- 摘要:
- 《大藏經(jīng)》是佛教傳入中國1700多年以來全部經(jīng)典的總集,又被稱為“一切經(jīng)”,。中國最后一次官刻漢字《大藏經(jīng)》完成于清乾隆年間,,因經(jīng)頁邊欄飾以龍紋,而被稱為《龍藏》,。
【CPP114】訊:《大藏經(jīng)》是佛教傳入中國1700多年以來全部經(jīng)典的總集,,又被稱為“一切經(jīng)”,。中國最后一次官刻漢字《大藏經(jīng)》完成于清乾隆年間,因經(jīng)頁邊欄飾以龍紋,,而被稱為《龍藏》,。
就在大興區(qū)一處庫房中,《龍藏》正經(jīng)歷著其誕生近300年來的第四次大規(guī)模刷印,。此后,,近8萬塊原始雕版在經(jīng)過文物部門定級后,將被封存起來,。這一次刷印也就極有可能成為《龍藏》的“絕刷”,。
清點排序
近8萬塊經(jīng)版丟了一萬毀了一萬
2008年的一天,,京郊一處文物庫房,何唯良透過窗戶偶然看到了無數(shù)從地面一直垛放到屋頂?shù)哪镜癜�,。它們總共有�?shù)萬塊,是清代《龍藏》的原始雕版,,靜靜“躺”在這里,,已20余年無人問津,。
梨木雕版每一塊都是75厘米長,、25厘米寬,、5厘米厚,,正反兩面滿布拇指蓋大小的浮雕文字,積年濃墨的浸潤使木版烏黑古樸,,散發(fā)出難以言說的神秘氣息,。
今年54歲的何唯良是北京市文物局下屬企業(yè)—北京邦普制版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龍藏》雕版的保存現(xiàn)狀,讓他憂心不已,,他于是開始奔走呼吁,。2009年,受北京市文物局委托,,邦普公司與首都博物館一起,開始對《龍藏》原始經(jīng)版進行清理,、修復(fù),、補刻,、刷印,,并建立數(shù)字化檔案,。
“ 一開始,我們都傻了眼,。經(jīng)版原來垛著放,,這次上了架才發(fā)現(xiàn),其中長毛的,、糟朽的不少。而且版片排序早就亂了,,哪一塊和哪一塊挨著完全不知道,。”何唯良求教專家后得知,,《龍藏》收錄的1669部佛教經(jīng)書一共分為724函(一函內(nèi)有10卷書),。這724函是按照《千字文》來排序的,比如版上刻著“天一·一”就代表“天”字函第一卷的第一塊經(jīng)版,。要給經(jīng)版排序,,就先得把《千字文》背誦得滾瓜爛熟,。“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竟是開啟與《龍藏》對話大門的一把鑰匙,。
不得已,邦普公司經(jīng)理韓崇起先找來30多位工人,,人手一份《千字文》,,要求大家兩周內(nèi)必須背熟,。于是,食堂里、走廊里,、甚至廁所里,,都會遇見工人彼此考問《千字文》上下句的情景。兩周后,,隨手攔下一位工人,,隨口起一句,他竟然都能對答如流,。
光會查點還不行,,一塊經(jīng)版重約4.5公斤,工人們還要把它們從架子上搬下來,,登記后再放到準確位置上,。他們在沒有窗子、樟腦味沖天的文物庫房里,,一天往返數(shù)次,,也不是件容易事。韓崇起總共組織了近百人的清點隊伍,,三人一組,,一人查看版號排序,一人電腦登記,,一人搬運,。大家還摸索出一些小技巧,多年未清理的古版上已積累了厚厚的泥土灰塵,,再加上字都是反著刻的,,很難一下子辨認出來。因此,,清點員們就用小塊宣紙把版片號拓下來,,再拴在經(jīng)版上,方便查對,。
整整14個月,,清點隊伍才終于將《龍藏》家底查清楚。但這最終的成果,,卻讓大家興奮不起來,。原始的79036塊經(jīng)版中,目前剩下69410塊,,有9626塊不知在什么年代丟失了,,而且?guī)D畫的40多塊經(jīng)版無一幸免全沒有了。現(xiàn)存的經(jīng)版中也有近20%約一萬塊,,要么因重壓被磨平,,要么曾遭水淹糟朽到很難分辨出字跡,,甚至被人為用刀重重劃上了大叉,已無法刷印了,。
首次補刻
國家非遺傳人挑戰(zhàn)
頂級木版雕刻
歷代盛世都有修補經(jīng)版的傳統(tǒng),,今天對《龍藏》的保護也必定要補刻缺失經(jīng)版。
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中國社科院宗教所,、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龍藏》保護學術(shù)委員會認為,《龍藏》的特色是�,?本�,、工藝精,其中工藝精指的是清代木版雕刻工藝已達到歷史最高峰,�,!洱埐亍方�(jīng)版不僅扉畫精美細膩,版上雕刻的歐陽詢書體也秀美大方,,能保留筆鋒等細節(jié),,非一般工匠所能為。
為了找到雕刻高手,,邦普公司團隊奔赴山東楊家埠,、江蘇揚州、河北武強等中國木版年畫主產(chǎn)區(qū),,連陜西寶雞專門續(xù)刻家譜的作坊也沒漏掉,。2010年7月,,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武強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武強年畫博物館館長馬習欽,就這樣被尋訪出來,。
“保護團隊帶來一幅圖,,比一般年畫大出四分之一。”馬習欽所說的這幅圖正是《龍藏》每函第一卷引首的扉畫《釋迦牟尼說法圖》,,這也是《龍藏》中最大的一幅畫,,是在一整塊經(jīng)版上雕刻而成的。畫面上有75個人物頭像,,每個人物五官清晰,,表情神態(tài)各異,其中十余個全身人物像更具有“吳帶當風”的飄逸和灑脫,。馬習欽刻了近40年木版年畫,,還曾在中央美術(shù)學院版畫系、河北師大美術(shù)系學習,,卻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木版雕刻,。
“民間年畫通常線條粗獷,、簡練,遠比不上這張圖的細膩,、流暢,。”馬習欽說,人物的眉須也就頭發(fā)絲粗細,,眼珠等五官處落刀時差半毫米,,都會形成完全不同的表情。而且,,細密的線條不敢刻太深,,怕不結(jié)實影響刷印,;又不敢刻太淺,,怕刷不了幾張就磨平了。種種微妙讓他這位國內(nèi)頂尖高手拿捏起來也如履薄冰,。馬習欽用自己收藏多年的老梨木,,花了近6個月的時間,才雕刻出第一塊《釋迦牟尼說法圖》雕版,。仔細對比存世的《龍藏》初印本,,他的雕版刷印出來的效果幾乎可以亂真。由于這幅扉畫在每一套《龍藏》中要出現(xiàn)724次,,其雕版也成為刷印頻率最高的�,,F(xiàn)在馬習欽已雕刻了4塊這樣的經(jīng)版,雕刻時間也縮短為4個月一塊,,而他力道深厚的刀法則令每一塊經(jīng)版可以刷印近千次,,大大超過了預(yù)期。
就在馬習欽補刻《釋迦牟尼說法圖》時,,保護團隊發(fā)現(xiàn)很難找到原始雕版的梨木,。《龍藏》始刻于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曾廣泛征集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的梨木板,,且每一塊不能拼接,,這要求梨樹的直徑在1米左右�,?扇缃�,,很難找到如此規(guī)格和數(shù)量的梨樹。這時,,中國林業(yè)科學院伸出援手,,其科研人員對原始經(jīng)版的密度等特征做了檢測,,對照各種指標找到一種產(chǎn)自巴西的花梨木作為替代品。
好不容易湊齊了經(jīng)版,,補刻文字時又遇到了問題:要不要手工補刻,?“坦率地說,手工刻當然能保持木版的古風原貌,。”馬習欽說,,可一塊純字的經(jīng)版上面光是正文就有17行25列,《龍藏》在雍正年間開刻時動用八百刻工,,歷時6年才全部刻完,,如今熟練工也要一個月才能刻出一塊來。“現(xiàn)在如果全部手工刻字,,根本找不到那么多好工匠,,也沒有那么多資金,靠我們幾個刻幾十年也刻不完啊,。”馬習欽說,,最后大家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進行補刻,即采用電腦雕刻機刻出字形,,再用人工修飾筆鋒及細微處,。
就在大興區(qū)一處庫房中,《龍藏》正經(jīng)歷著其誕生近300年來的第四次大規(guī)模刷印,。此后,,近8萬塊原始雕版在經(jīng)過文物部門定級后,將被封存起來,。這一次刷印也就極有可能成為《龍藏》的“絕刷”,。
清點排序
近8萬塊經(jīng)版丟了一萬毀了一萬
2008年的一天,,京郊一處文物庫房,何唯良透過窗戶偶然看到了無數(shù)從地面一直垛放到屋頂?shù)哪镜癜�,。它們總共有�?shù)萬塊,是清代《龍藏》的原始雕版,,靜靜“躺”在這里,,已20余年無人問津,。
梨木雕版每一塊都是75厘米長,、25厘米寬,、5厘米厚,,正反兩面滿布拇指蓋大小的浮雕文字,積年濃墨的浸潤使木版烏黑古樸,,散發(fā)出難以言說的神秘氣息,。
今年54歲的何唯良是北京市文物局下屬企業(yè)—北京邦普制版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龍藏》雕版的保存現(xiàn)狀,讓他憂心不已,,他于是開始奔走呼吁,。2009年,受北京市文物局委托,,邦普公司與首都博物館一起,開始對《龍藏》原始經(jīng)版進行清理,、修復(fù),、補刻,、刷印,,并建立數(shù)字化檔案,。
“ 一開始,我們都傻了眼,。經(jīng)版原來垛著放,,這次上了架才發(fā)現(xiàn),其中長毛的,、糟朽的不少。而且版片排序早就亂了,,哪一塊和哪一塊挨著完全不知道,。”何唯良求教專家后得知,,《龍藏》收錄的1669部佛教經(jīng)書一共分為724函(一函內(nèi)有10卷書),。這724函是按照《千字文》來排序的,比如版上刻著“天一·一”就代表“天”字函第一卷的第一塊經(jīng)版,。要給經(jīng)版排序,,就先得把《千字文》背誦得滾瓜爛熟,。“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竟是開啟與《龍藏》對話大門的一把鑰匙,。
不得已,邦普公司經(jīng)理韓崇起先找來30多位工人,,人手一份《千字文》,,要求大家兩周內(nèi)必須背熟,。于是,食堂里、走廊里,、甚至廁所里,,都會遇見工人彼此考問《千字文》上下句的情景。兩周后,,隨手攔下一位工人,,隨口起一句,他竟然都能對答如流,。
光會查點還不行,,一塊經(jīng)版重約4.5公斤,工人們還要把它們從架子上搬下來,,登記后再放到準確位置上,。他們在沒有窗子、樟腦味沖天的文物庫房里,,一天往返數(shù)次,,也不是件容易事。韓崇起總共組織了近百人的清點隊伍,,三人一組,,一人查看版號排序,一人電腦登記,,一人搬運,。大家還摸索出一些小技巧,多年未清理的古版上已積累了厚厚的泥土灰塵,,再加上字都是反著刻的,,很難一下子辨認出來。因此,,清點員們就用小塊宣紙把版片號拓下來,,再拴在經(jīng)版上,方便查對,。
整整14個月,,清點隊伍才終于將《龍藏》家底查清楚。但這最終的成果,,卻讓大家興奮不起來,。原始的79036塊經(jīng)版中,目前剩下69410塊,,有9626塊不知在什么年代丟失了,,而且?guī)D畫的40多塊經(jīng)版無一幸免全沒有了。現(xiàn)存的經(jīng)版中也有近20%約一萬塊,,要么因重壓被磨平,,要么曾遭水淹糟朽到很難分辨出字跡,,甚至被人為用刀重重劃上了大叉,已無法刷印了,。
首次補刻
國家非遺傳人挑戰(zhàn)
頂級木版雕刻
歷代盛世都有修補經(jīng)版的傳統(tǒng),,今天對《龍藏》的保護也必定要補刻缺失經(jīng)版。
由故宮博物院圖書館,、中國社科院宗教所,、國家圖書館善本部等單位專家組成的《龍藏》保護學術(shù)委員會認為,《龍藏》的特色是�,?本�,、工藝精,其中工藝精指的是清代木版雕刻工藝已達到歷史最高峰,�,!洱埐亍方�(jīng)版不僅扉畫精美細膩,版上雕刻的歐陽詢書體也秀美大方,,能保留筆鋒等細節(jié),,非一般工匠所能為。
為了找到雕刻高手,,邦普公司團隊奔赴山東楊家埠,、江蘇揚州、河北武強等中國木版年畫主產(chǎn)區(qū),,連陜西寶雞專門續(xù)刻家譜的作坊也沒漏掉,。2010年7月,,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武強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武強年畫博物館館長馬習欽,就這樣被尋訪出來,。
“保護團隊帶來一幅圖,,比一般年畫大出四分之一。”馬習欽所說的這幅圖正是《龍藏》每函第一卷引首的扉畫《釋迦牟尼說法圖》,,這也是《龍藏》中最大的一幅畫,,是在一整塊經(jīng)版上雕刻而成的。畫面上有75個人物頭像,,每個人物五官清晰,,表情神態(tài)各異,其中十余個全身人物像更具有“吳帶當風”的飄逸和灑脫,。馬習欽刻了近40年木版年畫,,還曾在中央美術(shù)學院版畫系、河北師大美術(shù)系學習,,卻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的木版雕刻,。
“民間年畫通常線條粗獷,、簡練,遠比不上這張圖的細膩,、流暢,。”馬習欽說,人物的眉須也就頭發(fā)絲粗細,,眼珠等五官處落刀時差半毫米,,都會形成完全不同的表情。而且,,細密的線條不敢刻太深,,怕不結(jié)實影響刷印,;又不敢刻太淺,,怕刷不了幾張就磨平了。種種微妙讓他這位國內(nèi)頂尖高手拿捏起來也如履薄冰,。馬習欽用自己收藏多年的老梨木,,花了近6個月的時間,才雕刻出第一塊《釋迦牟尼說法圖》雕版,。仔細對比存世的《龍藏》初印本,,他的雕版刷印出來的效果幾乎可以亂真。由于這幅扉畫在每一套《龍藏》中要出現(xiàn)724次,,其雕版也成為刷印頻率最高的�,,F(xiàn)在馬習欽已雕刻了4塊這樣的經(jīng)版,雕刻時間也縮短為4個月一塊,,而他力道深厚的刀法則令每一塊經(jīng)版可以刷印近千次,,大大超過了預(yù)期。
就在馬習欽補刻《釋迦牟尼說法圖》時,,保護團隊發(fā)現(xiàn)很難找到原始雕版的梨木,。《龍藏》始刻于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曾廣泛征集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的梨木板,,且每一塊不能拼接,,這要求梨樹的直徑在1米左右�,?扇缃�,,很難找到如此規(guī)格和數(shù)量的梨樹。這時,,中國林業(yè)科學院伸出援手,,其科研人員對原始經(jīng)版的密度等特征做了檢測,,對照各種指標找到一種產(chǎn)自巴西的花梨木作為替代品。
好不容易湊齊了經(jīng)版,,補刻文字時又遇到了問題:要不要手工補刻,?“坦率地說,手工刻當然能保持木版的古風原貌,。”馬習欽說,,可一塊純字的經(jīng)版上面光是正文就有17行25列,《龍藏》在雍正年間開刻時動用八百刻工,,歷時6年才全部刻完,,如今熟練工也要一個月才能刻出一塊來。“現(xiàn)在如果全部手工刻字,,根本找不到那么多好工匠,,也沒有那么多資金,靠我們幾個刻幾十年也刻不完啊,。”馬習欽說,,最后大家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進行補刻,即采用電腦雕刻機刻出字形,,再用人工修飾筆鋒及細微處,。
- 相關(guān)新聞:
- ·高校開學教材復(fù)印成風 成本低成主要原因 2014.02.24
- ·湖南新創(chuàng)印務(wù):搏擊印刷天地 展露風華 2014.02.12
- ·回顧2013 北京印刷學院十大新聞出爐 2014.01.09
- ·何勇:數(shù)碼融合傳統(tǒng)膠印 助力書刊市場發(fā)展 2013.12.21
- ·印刷古籍藏品:仍處投資價值洼地 2013.12.20
- 關(guān)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quán)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wù)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